报道原文(来源于凤凰网):
11月12日晚,澎湃新闻从湖南益阳沅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该市一名16岁学生因与老师发生争执,持弹簧跳刀将老师刺伤致死。当晚,湖南沅江市委宣传部及市公安局官方微信也发布案情通报,官方证实,嫌犯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通报称,11月12日下午4时许,沅江市三中某班学生罗某杰(男,16岁,沅江市草尾镇人)与班主任鲍某(男,47岁,沅江市阳罗洲镇人)发生争执,罗某杰拿出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伤鲍某,鲍某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当地官方知情人士透露,罗某系高三学生,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因此平日班主任鲍某对其很关心。至于为何罗某伤害鲍某致死,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首先看看这个老师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鲍方在校教授化学课程,在实验班1502班担任班主任,曾被评为湖南省益阳市优秀教师。
再看看学生是什么样的人:
凶犯罗某杰是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
杀人原因:
在11月12日下午的放假期间,班主任鲍方要求班级学生留校写作业,罗某杰不想写,在办公室找鲍方时,鲍方称不写就要他转班,罗某杰便将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向鲍方颈部。
这个新闻,让我们意识到了,尖子生原来没有我们想象的优秀,成绩好有什么用,精神状态不正常,是有可能沦为杀人犯的。
16岁少年杀死老师,如不出意外,涉嫌故意伤害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一个老师含辛茹苦的教学生,就是为了学生都能成材。课后布置作业,不也是为了他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考个更好的学校,有个美好的将来?这有错吗?这样的事件,真的很让老师们寒心,教师也成为了高危职业了吗?
上学的孩子,竟然会随身携带杀人利器,这还是学生吗?他是在怎样的家庭长大的。
这样的事情太过沉重,伤痛!
家庭作业是学生的全部吗?或者说是学习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吗?为什么有人因为它自杀,有人因为它杀人,是什么让人疯了?
11月12日,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鲍方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行凶者是鲍方所带实验班的学生16岁的罗军,罗军平时成绩不错,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
根据湖南省沅江市通报,发生在沅江三中的这起案件,系因两人在办公室发生争执。
在此之前,罗军曾对鲍方布置的作业产生抗拒。
罗军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6岁的少年将手中弹簧刀扎向自己的老师,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取证。
刺师
学校办公室里的血案
在很多沅江市第三中学的师生眼中,11月12日的那个下午和平常本没有什么不同。
按照惯例,封闭式管理的沅江三中高三每个月会放2天月假,每周日下午3点50分到6点50分放3小时的周假。
下午4点左右,一名学生来到教室旁边的教师办公室时,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1502班主任鲍方。
此时的鲍方倒在距离自己的办公桌约有一米远,双脚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头朝着门的方向。
学生急忙找到学校的老师王平求助,王平在震惊之余,和老师们立刻拨打120并向学校领导汇报,同时找人协助救助鲍方、安抚学生。
几乎同一时间,1502班的教室也乱了起来,右手拿着弹簧刀、校服已被血迹沾染的罗军回到教室,径直走到了同在1502班的鲍方女儿面前。
“我把你爸爸给杀了。”罗军说完这句话,拿着刀又跑出了教室。
“同学们当时都很害怕,很震惊。”1502班学生李力说,当时留在教室的同学吓得不敢出去看,鲍方的女儿紧追着罗军跑了出去。
根据鲍方家属的说法,罗军再次返回了鲍方的办公室,刺了鲍方头部、脸部和背部。
随后,罗军把弹簧刀扔在办公室,跑到走廊里试图跳楼,最终被多名同学拦下。
伤逝
教师身中26刀后去世
赶到事发现场的王平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鲍方“趴在地上,浑身是血,地上也都是血”。
家人说,根据法医事后的鉴定,鲍方一共挨了26刀。
王平事后在网上曾经描述当时的状态:“我不停地祈祷,几乎是咆哮着喊路上的学生让道,目送救护车出校门,一路狂奔。”
而此事最初呈现在公众眼中的则是一段视频,彼时受伤的鲍方躺在担架上,可以看见腿上满是血迹,一名黄衣女子赶在担架前,让围观者让路。
紧跟在后面的是六七名男子,他们抬着担架,直到将担架抬到救护车上。
在担架旁,穿着深蓝色校服的女孩是鲍方的女儿,她一边跟着跑一边喊:“爸爸没事,爸爸没事……”
在去往医院的路上,47岁的鲍方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鲍方去世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播开来,已从沅江三中毕业的学生楚婳说,当晚在高中群看到“鲍老师被学生用刀刺伤身亡”的消息,全身止不住地颤抖。
楚婳是鲍方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在她的印象里,这个班主任“矮矮胖胖,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很和蔼”。
夏天军训时,鲍方怕学生热得受不了,骑着自己的电车送来藿香正气水,一人发一瓶驱暑。冬天流感,班里同学有点小咳嗽,鲍方和在小学当老师的妻子一起熬了可乐姜茶给学生祛寒。
调班
刚为学生争取助学金
在楚婳看来,鲍方原本不会和罗军有太多交集。
“我读高二时,鲍方老师因为想亲自教她女儿,要调去教其他班级,我们全班同学曾去校长室请求鲍老师留下。虽然高三没带我们了,但鲍老师在学校碰见我们时经常鼓励我们。”
楚婳说,鲍方此前带的是14届的高中班,2015年因为女儿上了高中,主动要求调到了15届的班级。
正是这一年,罗军进入了鲍方带的1502班,最开始他的成绩在班里是二三十名,属于中等。
由于学习刻苦认真,罗军的成绩进步很快,属于典型的“突飞猛进”。在高二时,逐渐考到班级第一名,年级前十名。
学生李力回忆,罗军平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早上一般6点半起床,晚上10点结束晚自习回到宿舍。他有些偏科,英语不太好,就随身带一本单词书,有空就背背单词。
李力说,罗军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一般学生的零花钱是100元一周,而罗军每周只花20元钱,还包括早餐费,但他还会坚持买漫画。他平时很爱看小说改编的漫画,但是漫画的细节和内容,并不与他人讨论。
老师们都很喜欢他,班主任鲍方也对他关注有加,安排他坐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
李力说,其实罗军家里在村镇开诊所,家庭条件相对来说还不错,但鲍方还是为他争取了助学金。
起意
一次并不偶然的争执
“一个矮小的老师,面对一个手持利刃的高个子学生,毫无防备。”教师王平说,当罗军被控制时,“能看出来他跳楼的时候不像假装,他很害怕。”
不少学生对罗军的评价是“有些孤僻,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朋友”。
“他平时爱在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面前炫耀说自己又考高了多少分,但几乎不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流。”李力说,罗军和舍友的交流也不是很多,不过他也有礼貌,见到比他大的人会叫哥哥。
多位学生回忆,事发前的一段时间,罗军在学习上有些懈怠,曾被对他寄予厚望的鲍方批评了他好几次。
在众人看来,让罗军起意动手的是下午临近放假时的作业。
李力说,当时班主任鲍方让大家观看一部励志电影,并要求同学们写完观后感再放假。
罗军走出教室,和鲍方说他不想写。“他的声音不大,但态度不好,很多同学都能听见。”李力称,班主任那时明显有些生气地和罗军说:“不想写就转班。”
鲍方说完这句话就回到了隔壁的办公室,之后罗军拿着弹簧刀也走进了这间办公室。
“抗拒作业”这一幕在罗军一位同班同学眼中似曾相识。
这名同学回忆,在高三的一次语文课上,罗军曾用刀在桌子上刻字,嘴里似乎在念着“杀”字。
“老师要求他默写,他不想默写,然后老师就回复他‘那只能抄书了’。”这名同学说,当时看见罗军拿出一把刀在桌子上刻起来了,“一边咬牙一边说‘杀’”。
当王平再次在派出所见到罗军,问他为什么杀老师时,罗军仰起头,眼睛闪躲,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