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没学过奥数,高中才开始的。那是怎么从株洲考到长郡的?另外,又是怎么被发现奥数天赋的?
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毅力,来自株洲农村的男孩张騄站到了国际中学生数学界的最高领奖台。今天下午,在长沙市长郡中学,记者见到了这个第58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金牌得主。
从小没有学奥数经历
张騄的名字念“lù”,意思是古代一种行速极快的良马。从小他的学习成绩就很好,特别是数学。和许多奥数尖子不同,张騄从小并没有学奥数的经历。直到高中,他才开始正式练习参加奥数竞赛培训。“我觉得奥数就应该像一门普通的兴趣特长一样,比如舞蹈、声乐,不要把它看得过重过于功利,那样往往学不好。兴趣应该是摆在首位的。”
华接春老师是长郡中学的奥赛名师,也是张騄的竞赛教练。华老师说,张騄身上还有着一股异于常人的定力,认定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到底。“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他能在国际奥数竞赛中斩获金牌的一大秘诀。”
“奥赛提高学生多项能力”
张騄的这块国际数学竞赛金牌,对长郡中学而言也是沉甸甸的。至此,长郡中学已实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五大学科国际竞赛金牌“大满贯”,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实现“大满贯”的中学。
长郡中学副校长陈来满认为,这几年社会上盛传“打倒奥赛”之声,但该校在2014年百年校庆时,对2000年开始参与奥赛培训的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经过奥赛历练的学生无论是科研还是创业,都是做得很出色的。“不容否定的是,奥赛对于学生自学能力、自主能力、自控能力、攻坚克难等方面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摘金夺银,但这些能力的提高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