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2011年的新闻,南方周末曾经对长沙老师推荐学生去培训班上课做过比较深入的报道。
长沙多家补课培训中心的学生,是被自己的老师“卖”给培训学校的。很多班主任每年因此能拿到10万-20万元左右的“人头费”回扣,年级主任与校长甚至能拿到30万-40万元/年的回扣。有的培训中心每年送给教师的回扣费用达一千万元。
长沙市教育局的新闻发言人曾指出,长沙80%的培训机构与在职、在岗教师、公办学校相勾结,“社会影响很坏”。民进长沙市委建议“对介绍学生到民办学校补习文化课而拿回扣的教师,按接受商业贿赂处理”。
说说,长沙怎么会有这个“回扣史”的。
给教师送回扣,是2001年从时任競才修业校长的周发群开始的———每个学生每报一科,班主任回扣20-30元,年级主任20元。凭借这种新颖的营销方式,競才修业一炮打响,其他培训学校纷纷效仿,回扣逐渐流行。
当时长沙培训界老大是马思特,为保住地位,马思特开始和競才修业激烈竞争,互相抬价,你一科回扣给50元,我就出60元……2004年,競才修业卖给安博教育集团,但送回扣的手法延续了下来。在这一年前后,长沙的中学全面接受了回扣,培训市场迎来了发展高峰。
为提高竞争力,培训学校开始培训营销人员,主要针对怎么打动校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逢年过节送礼、请吃饭,为老师的活动出钱……競才修业培养了一支号称攻无不克的市场队伍,无论别家培训机构在某个学校统治力有多强,競才修业进入后往往能分走一半市场。“它跟学校、教委的关系好,出手大方得很”,2006年,競才修业超过马思特,成了长沙最大的民办培训学校。
抬价到一定程度,再抬就无利可图,競才修业和马思特达成默契,暂时休战。到2008年,新的培训学校又开始加价,涨风再起,直到今天。学费也随之水涨船高,2005年学生报一科学费是200元,现在涨到了普通班600-800元,精品班上千元,补一学期课会花去几千元。
…………
更多的内容就不多贴了,有兴趣的自己百度。
现在还有这样的情况吗?你们学校的老师有没有推荐你们去某一固定的机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