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同下棋,开局要多看,中局要多练,残局要多学。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很多六年级家长存在定位过高,盲目自大,导致下盘不稳。
问题1:小升初进了四大旗下的名校自视甚高,不屑于学基础,一味图快,甚至推到初二初三但实际上达到了初二和初三的水平了吗?除了极个别有这种实力的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孩要出问题。昨天给六年级小孩一套25分钟10题的计算很多自认为牛娃的考起多个名校重点班的孩子到了50以下,这说明什么问题。以下棋为例就是大子出动不平衡,一个子走动步数多兵力没跟上,孤军冒进型。以打篮球为例就是不屑于抢篮板球,没有坚实的防守何谈进攻?
问题2: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一味追求快和难,很多是一味图快,结果是前面学的半掉子水,已经学的内容忘的干干净净。为何不乏学到二次方程的人有理数计算乱七八糟,学到圆的人全等会水了就是这个原因。
问题3:盲目自大,对小孩定位过高。其实越是高年级家长越低调反而六年级家长很容易不天亮,有些人现得好像比高中的大神都牛叉些。小学强只代表过去,很多小学强的中学未必那么有实力,初中强高中都不一定。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脚踏实地,要注重积累。
家长们很多时候有种想法就是赢在起跑线上,你的孩子真的赢了吗?很多人经常干些看似抢尽先手,实则落尽后手的事情,进度超前了深度和高度如何呢,天知道,这是很多培训机构忽悠狂热的家长的惯用伎俩。你疯狂超前的目的是什么?数学竞赛还是什么,如果是竞赛小孩的思维是否那么强势?还有很多人六年级学物理,靠着一周一次2小时的课你能搞好吗?很多东西不经过学校的打磨是不行的,在学校一周三节物理课,还有很多教辅要做,这些夯实基础的事情你做了吗?没有硬扎的基本功难度你上的去吗?其实现在学习最重要的并不是进度而是打硬仗能力,做题的稳定性,这些东西你练到如何。现在六年级很多人是走都没走稳开始跑最后摔得鼻青脸肿的比比皆是。我觉得六年级学生最重要的是训练什么?做题一遍的准确率又快又准极为关键,选拔性考试没得时间检查,这个不比一般考试,有改的机会,选拔考试往往做不完试卷,比如说长郡澄池杯高考,时间都是极为紧张的,进度的先手很多时候是假先手,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占尽先手的人落尽后手而不自知。真先手是不犯错误的人计算0失误,分类讨论不掉情况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而这种稳定性你具备了吗?为何很多人考长郡的考试很难考好其实课外培训难度远高于长郡选拔考试,原因就是基础不稳,错误太多。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准初一阶段的开局功夫做好2点会的不错,不会的不强求,多练点陷阱题,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开局着眼于抓习惯和一遍的准确率,尤其是计算0失误,分类讨论不掉情况成为了重中之重。
中局要多练,这个功夫很重要,主要问题是很多同学恒等变形经常出问题。恒等变形太重要了,几乎贯穿于中学数学的始终。有理数,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整式乘除,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二次方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甚至几何中用解析法和代数法都要用到恒等变形,而恒等变形虽然是计算但很多技巧,这个要特别注意很多时候小孩该把结构照抄的时候强行展开,而该展开的时候又缺乏胆识和魄力,这个度需要大量训练才会有手感。因为选择的不当经常会陷入到很复杂的计算花费大量时间,甚至陷入万劫不复。有的时候因为对这方面能力信心不足导致有的方法不敢选择,对于真正的顶级高手来说凡是计算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最后提下残局要多学,残局就是一个题的收尾阶段很多同学前面思路蛮好但临门一脚打飞,煮熟的鸭子给飞了比如说最后一步算错,不等式端点带等号与否,还有计数问题算重情况,漏情况只比准确结果差点点非常可惜。很多同学考试丢分因为残局功夫差丢分比不会的丢分多的多,而在选拔考试中最致命的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丢分。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首先草稿纸一定要大气清楚,这样出计算错误的可能相对小很多,还有就是是否带端点要单独验算宁愿稍微慢点也要保证准确率。计算要快分类讨论要稳是考试的制胜之道。
最后祝大家学习节节高!